七律长征谁写的(七律长征作者)

admin 15 0
《七律·长征》是毛泽东的经典之作,写于1935年10月。以下是按照总分总结构进行的详细解读和赏析: 整体概述 《七律·长征》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,高度概括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历程。全诗不仅描绘了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,更展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、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。这首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伟大战斗历程的壮丽史诗,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。 内容解读
1.首联:“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”。这两句开门见山,直接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、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。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,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。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,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、应付自如、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。
2.颔联:“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”。这两句紧承首联,通过描绘五岭山脉和乌蒙山的形态,形象地写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。五岭山脉高低起伏、绵延不绝,但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;乌蒙山高大雄伟,但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脚下滚动的泥丸。这种奇特的想象和比喻,充分表现了红军的英勇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。
3.颈联:“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”。这两句从山水两个方面进一步描写了红军对困难的战胜。金沙江浊浪滔天、拍击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,给人温暖的感觉;大渡河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泸定桥,高悬在湍急的流水之上,令人感到阵阵寒意。但红军依然英勇无畏地巧渡金沙江、飞夺泸定桥,展现了他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。
4.尾联:“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”。这两句是对首联的回应和总结。红军经过了长途跋涉和无数艰难险阻之后,终于翻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。看到胜利在望,红军战士们个个喜笑颜开。这表现了红军战士们对于革命前景的无限信心和喜悦心情。 总结 《七律·长征》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。它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历程,歌颂了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。这首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它是人类历史上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,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。

标签: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国语电影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